职教大发展需要新的课程模式

发布者:质量监控与督导发布时间:2019-05-21浏览次数:1084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改革,然而仍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际职教课程模式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发展方向,关注学习者的职业成长而不仅是岗位工作需求,强调基于工作的学习等,其关键点是如何处理和优化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

阶段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模式。

职业院校最开始的课程表现为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两个独立的形态,没有实现或无法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上的协调,这种课程模式呈现为“理论与实践并行”,其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知识并解决职场中的问题,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对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简化的过程,使复杂的知识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通过“教学简化”开发课程,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基本是由传统学科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在学科课程理念下建立的。但是,由于过分关注知识学习或由于基础设施、组织条件和师资力量所限很难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学习者难以获得针对复杂工作的经验。而且现实中,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基础所限,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在脱离具体情境下开展理论学习很困难,更不要说能实现知识迁移。

阶段二:理论服务实践的课程模式。

生产流水线的诞生开创了大批量生产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功利性的要求,由此产生了“能力本位教育”(CBE)模式,受此启发,职教界研究者和教师开始基于岗位任务分析来开发课程,即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将理论知识学习作为获得技能的手段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力图让学习者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提高职业能力。

其中,国际职业教育界流行的DACUM课程开发方法,是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细化成为相对独立的职责,每项职责被看作一项能力,再将每项职责细化成若干任务并对应一项技能,再归类课程框架并组织课程内容。DACUM方法认为学习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线性关系,能力是完成岗位任务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是职业的整体。但是,该方法基本没有关注职业认知能力发展等教育性目标,忽略隐性知识,没有关注工作的整体性特征和经验成分,因此开发的课程难以促进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阶段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的职业学习是学习者在职业情境中对工作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须进行整体化的课程设计,让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并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职业认知,形成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能力。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职教界开始关注一体化课程,德国研发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教育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中引入这种课程模式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一体化课程的高级阶段体现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其基本特点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目标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学习内容是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要体现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习者在综合行动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需对课程开发的行业和职业分析、任务分析、课程设计和考核评估等环节开展质量控制,职业分析要关注技术发展、职业活动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要保证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传统的教学管理和职业技能评价规则等制度性因素,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要求存在冲突,因此目前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有明显的形式化、表面化、概念化的倾向,很多职业院校把职业能力理解为单项技能输出,课程实施过程缺乏职业工作情境,呈现出知识技能的微型化、碎片化和程序化倾向,学习者无法获得对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理解,这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过程性能力和设计性能力获得。

阶段四: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课程模式

工业4.0时代,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扩展到整个工作环境中,对雇员的关键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关键能力只能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获得,同时离不开高度灵活、个性化和数字化学习模式,工作岗位成为重要的学习场所。因此,需要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岗位学习任务,把复杂工作现实转变为一种学习情境,确保学习者成为教与学过程的主体。创设具有“学习潜力”的工作岗位,是未来职教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课程模式是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备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行动导向等特征,新课程模式需在更高层面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新课程模式下的信息化学习平台要帮助学习者完成特定工作领域、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的综合性工作任务,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持“针对复杂工作内涵”(工作对象、工具材料、工作方法、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的学习。新课程模式下的信息化学习平台要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设计,强调知识构建和反思等设计性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象。开发此类学习平台需要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职业学习的实际需求,平台上运作的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应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遵循工作过程导向和行动导向原则且满足企业生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使课程功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需求的、持续决定和改进课程的过程。目前,我国职教课程研究和实践集中在:一是由主管部门开展的教学标准和专业目录制定,二是由职业院校进行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当前职教课程开发仍然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加工过程,还没有关注到课程开发方法论的重要性,这导致了课程开发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比性。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需要科学的职业资格分析和课程开发技术标准,课程开发的技术规范应帮助职业院校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开发出符合学习者职业发展逻辑规律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情境,相关管理部门能够依照技术规范对职业院校课程实施质量和学业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当今社会,在技术可能性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人为和个性化的设计空间,当代人才不但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应具备参与设计未来技术和工作世界的能力。职业教育的新课程模式不仅体现为课程形态、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变革,而且还要从制度建设、流程再造、教师资源发展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新课程模式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念和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照“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把握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方向开展新课程模式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周衍安,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研究员)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1日11版